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与责任感,充分激发工作热情、提高业务能力,扮演好学生思想道德的引路人角色,落实好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求。学校对获得黑龙江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的国际教育学院和“金融学院”等三个“三八红旗”先进集体;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等四个“三育人”先进集体;周海涓等五名“巾帼工作者”标兵;李俊玲等四名“三育人”先进个人标兵进行事迹推送。希望广大教师学习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事迹与精神,学习热爱教育的情怀与坚守,争做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 、为人的示范。
一、黑龙江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一)凝聚巾帼力量,彰显使命担当
国际教育学院女职工是工作主要力量。这支团队曾获“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高校来华留学管理优秀团队”“校先进集体”“校三八标兵岗”等荣誉。该集体坚守初心、肩负使命,服从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多年砥砺前行,为我省中外教育交流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全体教职工不忘初心,武装思想指导实践,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管外事原则,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服从国家总体外交大局,主动服务我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力有效地落实新形势下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推进学校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在发挥我省地缘优势开展对俄罗斯、乌克兰的教育合作中成效显著。是我省唯一有资质承担国家商务部对外援助项目的工作团队,“十三五”期间共完成商务部对外援助人力资源培训项目51期 ,有来自79个国家的 1464名处级以上官员和企业高管接受培训,他们以讲好“中国故事”“龙江故事”为己任,全方位展现我国和我省对外开放成果,介绍中国发展经验。
提升国际教育合作水平,助力“一带一路”开放发展。坚持将外事工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对接省内优势资源,营造对外开放良好外部环境,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学员反响热烈。完成商务部对外援助学历学位项目3期,共培养了来自35个国家148名专业硕士,为“一带一路”国家大力培养发展所需人才。是我省教育战线中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宣传黑龙江,助力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扩大我省来华留学规模,打造我省来华留学品牌,助力全省教育对外开放做出了积极贡献。
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保障外籍师生健康安全。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通力配合,表现突出,这支团队懂业务、敢担当。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领导靠前指挥,全员坚守岗位,认真学习落实国家省市及学校下发的有关疫情防控文件精神,加大宣传教育和管理力度,提高政治意识,注重人文关怀,专项分工,专人负责,全力确保在华学习的各国官员、外籍教师及留学生的健康安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是外国留学生眼中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最真实写照,也是对外宣传我国抗疫工作最真实的缩影。
二、校“三八红旗”先进集体事迹
(一)努力发挥教育主导作用,全力推进“三育人”工作
金融学院高度重视“三育人”工作,学院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带领全院教职工,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形成了全员育人的氛围、全过程育人的机制、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金融学院多次获得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三育人”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三八红旗集体、精神文明标兵单位、“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注重师德师风和课程建设,做好“教书育人”。学院多年来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倡导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师德师风,努力创建优良育人环境,形成良好院风、教风、学风。学院教师严格遵守《高等学校在职教师从业行为“十禁止”》和“红七条”,从未出现任何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学院坚持以提高教师执教能力为出发点和抓手,开展教学观摩课、教学基本功大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专题网络培训等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金融工程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金融学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学院胜利承办了2020年金融工程年会。注重将专业课程建设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努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加强网络教育教学建设,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书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抓好“管理育人”。学院党委不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全学院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学院多名教师在“铭记百年史,奋进新征程”全省职工线上答题和“情系女职工,法在你身边”全国职工线上法律知识竞赛活动中登上荣誉榜单。积极落实班主任制度,专业教师与辅导员之间互相团结,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互相配合,实现“一体化”管理。为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每个班级都设立了信息安全员,为加强教学工作,还设立了教学信息员。依托学校网格信息平台,实现了对学生的网格化管理,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精准、高效。严格发展党员工作制度,优化学生干部评选制度,完善创先争优制度,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增强工作主动性,提升“服务育人”。学院领导班子深入基层“走流程”,学生工作队伍深入到学生班级﹑寝室﹑教室。全体教师参与就业工作,对毕业生悉心指导,全身心投入到毕业生就业的跟踪与服务,2020年学院实现一次就业率81%,年底就业率86%,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成立“倾听心理健康工作室”,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二)巾帼勇挑改革重担,专业创新培育新人
计算机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共有8位教师,其中女教师5人,人数占比63%。在五位女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1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硕士学位;41-50岁教师4人,50岁以上教师1人;2人具有硕士导师资格;共产党员4人,九三学社社员1人。本专业全体女教师业务技能精湛,并勇于承担各项重任。
对标“新工科”建设。教研室勇担专业优化调整重任,新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并主动停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招生工作,成为我校“双论证”工作的首个成功案例。教研室全体女教师在承担大数据专业各项工作的同时,还在完成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校生的全部教学任务,工作量巨大,但女教师朝气蓬勃,锐意进取,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实现了新老专业的完美衔接。
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研室全体女教师积极参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专业建设工作,从专业成立伊始就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目标,遵循CDIO工程教育模式,确立了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支撑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工程实践体系。
对标“一流课程”建设。由大数据专业女教师李俊玲负责,组建了《数据结构》在线课程团队。在课程制作时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实践应用、突出课程思政,为进一步申报“一流课程”做好了准备,同时筹划撰写配套教材《数据结构》。
对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从2019级新生开始,大数据专业执行本科生导师制,每位女教师人均指导学生达16人。导师不仅在学业上,还在各类科研、学科竞赛等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尽快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此外,女教师利用自身优势,及时与学生在生活、思想等方面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
会计学院学工队伍坚持以“教育是根本、服务是基础、发展是核心、引导是途径”的指导思想,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学工队伍现有教师10人,女性教师8人,占比达80%。在会计学院党委的关心指导下,积极带领女教师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鼓励女教师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在推动工作上见实效,目前八名女教师管理会计学院本硕博2497名学生,负责学生日常的专业指导、思想教育、就业创业规划等工作。
以青春之心践行对党忠诚。学工党支部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利用支部学习和中心集中学习的机会,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身。在主题党日上高唱红歌为祖国献礼;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发挥特长主动组织踊跃报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策划党史展,组织学生开展“建党百年光辉历程”展,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把每一次活动都当成学习、接受教育和提升自我的好契机。学工党支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努力学习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学生脑袋,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温情之心共筑防疫长城。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院学工队伍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从疫情信息统计到疫情防护知识宣传,从信息精准摸排到一对一跟踪管理,从学业生活指导到心理健康辅导,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充分展示了新时代辅导员牢记育人初心、勇担使命责任的职业素养和精神面貌。会计学院团委带领广大团员积极聚焦抗疫第一线,以实际行动体现新一代大学生的风貌,涌现了一大批抗疫先进模范人物。截至目前会计学院累计涌现800多名抗疫先锋志愿者。学院通过“读”抗击疫情优秀报道、爱国主义名篇佳作,“写”抗击疫情主题网文、书法作品,“拍”反映抗击疫情中富有感染力的图片、短视频,“画”定格感动瞬间、直击心灵的画作、动漫、表情包,“创”普及防疫防控知识、参与网络抗击疫情斗争小游戏、小程序等形式,持续掀起宣传热潮。2020年毕业生无法返校,帮助毕业班800多名学生一对一视频打包行李,不辞辛苦。
核心凝聚力量,创新引领发展。会计学院党委带领青年教师创建多元化“空中课堂”,开展多样化“流动课堂”,设立多种类“支部课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学风建设是学生工作的重点,经过实践摸索和探讨,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阵地作用,培养优良的班风、学风。不断尝试将主题班会进行系列化设计,在大学四年的不同阶段召开不同主题的班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会计学院近三年考研率稳居在25%以上。
三、“三育人”先进集体事迹
(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现有教师49人,教师党员33人。学院党政班子团结协作,带领全院教师,以立德树人贯穿龙江高质量教育体系全过程,统筹建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引导更多商大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学院先后获得校级先进基层党委2次,校级五四红旗团委2次,校级精神文明标兵多次,校级第二届民族宗教知识竞赛最佳组织奖,校运动会突出贡献奖,黑龙江省青年大学习先进集体等奖项。
在教书上求突破,多措并举显成效。学院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利用“思政进课堂”岗位练兵活动,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学院以科研聚焦为契机,结合学院特色专业,继续实施以强化“质量工程”、“2811工程”、“学风工程”建设为目标,精心打造科研团队,大力提高教学质量。2020年公共政策与现代服务业创新智库通过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黑龙江省重点培育智库综合考核评估,鉴定成绩良好。2020年度学院教师荣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黑龙江省第十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学院始终对教风学风严格要求,对待教学严谨认真,通过组织听课、教学材料抽查、青年教师大赛等方式,高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两人荣获省级“教学名师”称号,两人荣获校级“教学名师”称号,时丹丹、邓永辉分别荣获哈尔滨商业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二等奖。
在管理上做文章,风清气正环境优。党、政、工齐抓共管“ 三育人 ”工作,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好,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三育人”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在学院教师中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风气,有一支具有奉献精神和业务娴熟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通过组织学院教师参观哈尔滨规划展览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联精神”红色教学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优化服务上水平,排忧解难为师生。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校园准封闭式管理期间,学院分工会为师生搭建有效服务平台,畅通受理学生诉求渠道,及时解决学生的合理诉求,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学院分工会传承并完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有效解决了基层各类矛盾和问题。深入各教研室,主动了解学院教师情况,对有困难的教师进行关爱帮扶;为解决教师们“吃早饭难的问题”,推出“早茶点”,为优化流程、提升效能,辅导员办公室主动“延时工作一小时”,以便在学生休息时处理事宜;学生们反映的完善吹风机设备等问题,学院分工会及时为学生更换新设备,解决了学生的急难愁盼;为提高教师们的身体素质,聘请体育学院专业教师张继春为全院教师讲授中国传统的养生气功——八段锦。
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全体教师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四史”学习结合起来,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走好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用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不忘初心提内涵 牢记使命育英才
管理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多元协同、创新驱动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在师德师风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引进、创新学生工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落实“三全育人”教育方针,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学院始终坚持以建设政治素质过硬、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目标,积极发挥发挥师德师风导向与监督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黑龙江日报以《龙江新能源发展高参》、《以创新教学模式为家乡培养人才》为题报道了学院教师袭希、刘刊“青年英才耀龙江”典型事迹。
坚持内涵式发展,学科与专业建设创一流。柔性引进长江学者等海内外教授6人,开创学校先河。面向龙江现代农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发展需求,凝练学科优势特色,建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服务创新与质量管理”“大数据与商务智能”等科研创新团队,近三年完成SSCI、国内A刊论文27篇、核心期刊论文214篇,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0项,主办国际冷链流通产业峰会。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位列B档,工商管理被黑龙江省政府列入国内一流学科,“优质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价值共创协同创新中心”被列入黑龙江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现代物流管理入选首批国家级职教团队培训基地,这些都创造了学校的唯一。此外,物流管理被评为国家一流专业,质量管理工程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商品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新零售供应链概论被评为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工商管理入选省级领军人才梯队。
聚焦服务龙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学习十九大精神时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凝练课题方向,向省政府提供“打造精准农业”等智库建议,制定《农产品冷链流通监控平台建设规范》等行业标准,编制《支持会展业发展补贴等三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规划。创新“互联网+物流”运营模式,应用于哈尔滨“俄运通”跨境物流平台,2020年实现营业额20亿元。打造“质量溯源+订单预售”电商扶贫模式,帮扶依安、杜蒙、绥棱等国家级贫困县。建立绥芬河自贸区研究院,围绕实训平台、决策咨询、人才引进等开展共建合作,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协同”的院市合作模式。与绥滨县政府合作开展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链接省内外水稻栽培专家、植保专家、土肥专家等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将区块链溯源、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农牧产业,打造精准数字农业示范园区,助力乡村振兴。
筑牢育人思想根基,引领学生健康成才。充分发挥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等全员作用,以课程思政、红色教育、诚信教育、学科竞赛、实践教育为抓手,依托基层党团支部,以榜样促学风。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家乡疫情防控工作,涌现出被政府和媒体宣传报导优秀志愿者30余人。学院坚决执行就业一把手工程、全员三级包保制度,上下齐抓共管促就业,把解决学生就业难题落实到实际行动,学院高质量就业去向落实率一直名列前茅。
(三)立德树人守初心 “三全育人”担使命
药学院(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工会紧紧围绕国家及黑龙江省的中医药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主体作用,大力加强教学、科研、学科、研究生教育、党建、学工、群团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制药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年获教学改革项目4项,其中省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1项;本年度发表教改论文9篇,参与编写教材4部,其中副主编1部;完成《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制药工艺学》云教材3部。此外,全院师生积极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共获批20个项目,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14项、校级1项。今年两位教师完成访学归国,专任教师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三位教师在指导第六届黑龙江省互联网+大赛以及第十二届挑战杯项目中获得奖励,相较以往进步明显。
虚拟仿真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学院采购建设“三黄片制备”、“化工原理实验”、“实验室安全知识”等虚拟仿真软件,进一步推动专业课程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配套采购多台套小型压片机、包衣机等制药设备,学院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激发自主创新活力,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疫情期间,学院自主研发中药免洗洗手液、中药香囊、四季养生保健茶等,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起到积极作用。其中中药香囊已与黑龙江中科先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成果转化。李文兰教授指导的中药学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资助1项,项目对于防治病原体扩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是我校首次获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科研立项。
依托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平台,提高共享科研实验室科研服务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桦褐孔菌(桦树茸)全产业链大健康产品研发”、“寒地浆果健康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等项目的实施。完成了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中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评估任务。本年度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省博士后基金9项,招收博士后4人,目前在站16人。中药学学科获批2020年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基础设施建设资助项目。成功举办首届中乌天然药物产业发展论坛,举办校内青年研究者论坛、教授等系列讲座。
抓实学业预警工作,筑牢“管理育人”之基。学院加大学业预警建设力度,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一帮一”结对子帮扶,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2021年考研率为30%,在全校名列前茅。通过多样形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举办露天文化节、经典诵读比赛、寝室设计大赛、英语演讲比赛、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宪法知识辩论赛等活动;成立了本科生科研志愿者小组,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组织学生党员前往苏宁小学进行“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志愿宣讲。学院荣获哈尔滨商业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20年省五四红旗团支部、2019-2020年度五四红旗团委、毒品预防教育艺术作品征集评比优秀组织奖、第六届大学生检索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2020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优秀奖2项。邀请国内知名医药企业召开专场招聘会25场,有超过30%的毕业生通过专场招聘会找到工作,2020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2.56%,在全校排名前列。
(四)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做好“文化育人”大文章
在图书馆与网络教育技术中心联合党总支的带领下,69名图书馆干部职工履职尽职,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忠实履行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为全校师生网上授课、校外访问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提供文献资源服务以及提供学习的资源和场所等提供帮助,得到全校师生员工的广泛认可。
战“疫”有方,为教学科研提供助力。在疫情严重时期,图书馆主动整合馆内及社会资源,积极发挥文献信息资源与技术优势,为师生教学科研提供数字资源服务,利用WebVPN并开通CARSI(中国教育科研网统一认证与资源共享基础设施联盟),保障电子资源校外正常访问。在数据库商与出版社免费开放数字资源的第一时间,图书馆迅速成立远程访问数字资源工作小组,整合相应资源并及时传递给师生,从而使“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得到保障。结合师生需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对资源进行精心筛选,保证其可用、适用、高效,如为毕业生推荐知网的研学平台、超星大雅学术不端检测服务,帮助其进行毕业论文写作与查重;推荐联图就业培训资源库,为毕业生就业求职提供参考;整理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名单(本科版)以及22个在线平台的链接,维普考试资源系统和考研数据库,为网络授课和学生考研复试提供素材和指导帮助;教师盈科服务群(群内教师622人)提供原文传递服务,共响应各类文献20756篇。2020年,图书馆微信平台发布60多篇推文推荐各类数字资源,推荐数字资源160个(次),推荐讲座30多个。在2020年的毕业季,图书馆本着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的初心,尽最大可能实现网上办结,为毕业生顺利离校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为保证师生借阅图书的卫生安全,图书馆全天候启动图书杀菌机,随时随地为借阅的图书进行杀菌消毒,降低疫情防控风险。
积极参与风采展示活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在2020年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风采展示活动中,我校图书馆选送的“商小图”有声阅读推广平台案例荣获本次案例大赛创新案例奖。优秀的阅读推广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广大师生走进图书馆,还能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和业务水平。此外,在2020年校内新媒体评选活动中,“商小图”荣获“校园十佳新媒体”称号。
倡导阅读风尚,成立教职工读书协会。以培养教职工读书兴趣、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学习热情、促进交流为目的校图书馆成立教职工读书协会,倡导教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多交流,勤沟通。作为我校教职工读书协会的承办单位,图书馆积极为教职工服务,一年来组织开展了两次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四、巾帼工作者标兵事迹
(一)把握育人导向,做理想信念坚定的引路者
周海涓,女,中共党员,任职于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副主任。担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四进四信专题》等课程主讲教师,获教育部“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教育部“第四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优秀奖指导教师、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
立德树人,因材施教。热爱本职工作,心系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关爱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从教以来一直根扎于三尺讲台,自觉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教学过程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在疫情期间,不仅认真完成40余个班级、2000余人的线上和线下教学工作任务,还克服重重困难,悉心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指导学生团队代表哈尔滨商业大学参加2020年教育部“领航计划”,参赛作品《人生阶梯》作为黑龙江省7部作品之一,入选教育部“第四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并获优秀奖;指导学生参加2020年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首届“新思想·我来说”主题竞赛活动,参赛作品《让青春在战疫中飞扬》获全省一等奖。
爱岗敬业、坚守初心。在工作中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潜心钻研业务,不断提升工作能力,自觉践行 “四有”好老师要求,坚持言传与身教并举、教书与育人同步,切实肩负好用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神圣使命。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7篇,出版教材3部,参研课题7项。2019年获教育部“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1项,2019-2020年获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2项,获黑龙江省教育工委、黑龙江省教育厅表彰通报一次,获哈尔滨商业大学2020年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等。
(二)不忘初心做表率 真抓实干当先锋
张佳琳,女,中共党员,研究生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大局意识强,坚守原则,团结同志,乐于奉献,主动担当。能够爱岗敬业,持续学习,业务水平高、服务意识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表现突出,在党支部工作、行政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中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服务师生和调动女教工积极性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9年至2020年兼任研究生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思想指导行动,坚决落实学校党委安排的的各项工作,疏导女教职工心理压力,帮助她们合理规划工作与家庭任务,团结全院同志不计分工,不计得失,互相帮助,保障学院各项工作平稳运行,创新发展。积极加入学校党员抗疫先锋突击队,并带动学院7名党员全部参加抗疫志愿服务,三人参加学校党员抗疫先锋突击队,四人加入机关党委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本年度党支部获得校优秀党员一人、“三育人”先进工作者一人,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作为副院长,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始终带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恪尽职守、廉洁自律、以身作则、竭诚奉献、真抓实干。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创新性开展工作,制定线上硕士生复试、博士生报名、博士生入学考试等工作方案,实现疫情防控与考试安全双重保障,圆满完成研究生招生工作,做到零失误、零投诉,本年度研究生招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人,取得突破性进展,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科学分析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充分发挥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优势和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作用,制定研究生返校、迎新方案、走读管理办法,确保研究生入校和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实施;以为学院服务、为导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宗旨,通过制定线上答辩,线上就业辅导、签约,优化简化毕业生业务办理流程等工作方案,有效解决学科和师生面临的困难,最大限度保障应届研究生不受疫情影响,如期毕业、顺利就业,受到学院、导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本年度研究生就业率近80%,出色完成省教育厅和学校党委下达的任务。
2019年被聘任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作为教师圆满完成了本年度本、硕的教学任务;作为导师完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任务,所指导的硕士生如期毕业和就业;作为项目主持人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获得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2020年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
(三)爱岗敬业勤奉献 攻坚克难勇创新
王立娜,中共党员,2014年6月取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后,来到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先后在文献资源建设部、行政管理部、信息素养与阅读推广部工作。该同志干一行爱一行,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职业素养,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得到了领导及同事的一致好评。
入职以来,王立娜积极进取、攻坚克难,作为主要参与者撰写了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与分析报告》,为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提供了新的可靠依据。2014年11月到北京大学进修学习,取得“北京大学图书馆信息与情报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先后获得2015和2019年度校“先进工作者”、2017-2018年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积极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先后荣获2019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二等奖、首届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二等奖、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2018年度图书馆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第3届中国语文朗读评选活动哈尔滨赛区优秀指导教师、校工会保龄球大赛女子组二等奖、校运动会飞镖比赛女子组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王丽娜现主要从事阅读推广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不断拓宽阅读推广的广度和深度。每年在世界读书日、毕业季、新生季、中秋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经典诵读、阅读交流、图书推荐、传统文化书画展等阅读推广活动近百场次,每一场活动,从策划到实施,她都亲力亲为,严谨认真、负责到底、总结经验;组织创建并带领学生志愿者运营“商小图”微信公众号,以有声阅读为特色,自2017年5月创建以来共审核发布微信推文1300余篇,阅读量19万余次。诸多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师生的气质和修养,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的影响力。
在科研工作中,王丽娜以第一作者撰写期刊论文4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参与著作一部;主持并结题2016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基础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一项、2018年黑龙江省图工委科研项目一项、201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科研项目一项。利用其生物学专业背景,开展通识选修课《生命的奥秘》,同时也参与《文献检索》的授课工作。
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创新思路、团结同事,在生活中又是一位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用实际行动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称赞,是新时代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女性杰出代表,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新时代巾帼工作者的风采。
(四)巾帼白衣天使 勇担防疫重任
刘艳荣,校医院门诊部主任,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该同志始终奋战在第一线。哪里有危险,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难,就有其身影。以高度的工作热情带领校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筑起坚实的防线。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在抗疫一线,该同志是冲锋陷阵的勇士,是万千女性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在其带领下,校医院的医护人员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学校疫情防控的重任,为确保校园教育教学秩序有序进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1月22日,接到学校紧急会议通知,迅速到岗,不畏险情,冲锋在前,带领校医院医护人员制定了《哈尔滨商业大学门诊部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等20多项防控制度;实地抢购防疫物资,分发防控物资;筹建南北区重点隔离室;指导消杀,并承担留学生公寓50多个房间的消毒工作;为春季返校和秋季开学师生做检测核酸66批次,共计30294人次;秋季开学后留观发热学生135人,水痘28人,肺结核4人,筛查结核病密切接触者329人;组织2020级6105名新生进行体检;大力向师生宣传无偿献血,协助省血液中心采集818900毫升无偿血。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其带领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而每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冒险在抗疫一线工作时,她坚定的回答,“这就是我的工作”。
校医院在刘艳荣同志的带领下,成为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集体,曾多次荣获“三八标兵岗”、“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所有医护人员积极报名,参加防控疫情工作,以岗为荣,不忘初心,身体力行,始终坚守并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用他们的行动筑起学校安全、师生健康的钢铁长城。
(五)立足岗位硕果丰 勤奋钻研建新功
徐玲玲,管理学院副院长,该同志对党忠诚、热爱祖国,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岗位上,率先垂范,将立德树人、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和课程教学中,顶起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中的“半边天”。
该同志关心爱护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师生中口碑好、威信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在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中成绩突出。推进了国家级“金课”、“新零售供应链管理”等研究生教材和新文科教改项目建设,作为第二课程负责人获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商品学”、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数字化赋能现代流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省级线上精品开放课程“新零售供应链概论”、省级线上线下精品课程“物流管理学”、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质量溯源管理”和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组织教师申报“质量管理工程”省级一流专业;组织教师、研究生协同哈尔滨俄罗斯创新研究院推进“一带一路”文创项目建设;与中央红集团协同开展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体系建设,成果被企业采纳应用;并参与工商管理一流学科“服务创新与质量战略”平台和省级“优质农产品智慧供应链价值共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组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科研创新团队,组织教师申报课题、发表论文等,积极为教师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
该同志立足岗位,屡建新功,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编著出版《农资电商》等专著2部,参与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高水平人才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
徐玲玲在教育科研工作中,不负期许、勤勉奋进,展现新时代的巾帼风采;在科研和日常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贡献才华和智慧,展现新时代的青年风采。
五、“三育人”先进个人标兵事迹
(一)课程思政春风化雨 教学创新为国育才
李俊玲,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教师、副教授。该同志从教19年,扎根三尺讲台,创新工作方法,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一线教学工作岗位上不懈奋斗。
该同志热爱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承担教学工作任务,“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专业特点与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充分挖掘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以高尚师德感染学生,引领学生提升自身的技术与能力,崇尚工匠精神,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该同志爱岗敬业,能够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善于总结、借鉴教学改革的新经验,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多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4部。参加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参加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8项,参与多项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作为团队成员荣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立足本职,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作为课程负责人,承担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数据结构》的建设工作,带领团队成员历时5个多月,完成59节视频录制,三次见面课直播,在智慧树平台运营效果良好。
作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教师,李俊玲在承担新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担任16名本科生的导师和3个班级的班主任。她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师表,用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专业基础及良好的教姿教态,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014年,该同志荣获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在2018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工作成绩突出,被学校评为“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先进个人”;2019年荣获校青年五四奖章,并被评为“2019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二)勇于担当守初心 敬业奉献树形象
杨蕾,中共党员,国际交流合作处援外项目科科长。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该同志在自己所承担的教学、服务、管理等各项工作中,牢固树立了“求真、求精、求实”的工作理念,作为援外项目科负责人,深知责任重大。多年来,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把国际交流合作处当作自己的家,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哈商大对外交流发展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2011年,杨蕾同志开始负责学校承办的商务部对外援助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的相关复杂事务性工作。项目组成立后,为学校招收“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从和主管单位沟通,到留学生来校的接待、教学、社会实践、学历学位学生管理、长短期项目财务结算等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辛勤工作,放弃节假日休息,强忍颈椎、腰椎病痛,以多于常人几倍的心血和努力,高质量、超额完成每年援外培训项目目标。十年间,为学校招收了来自全球101个国家长短期留学生一千二百余人。2019届“旅游及酒店管理硕士项目”33名毕业生,在毕业前期声情并茂地书写了一篇名为“中国,从心底到灵魂之旅”的文章,向商务部培训中心编辑部投稿,表达对哈尔滨商业大学给予他们在校学习、生活方面的照顾、指导与关怀。来自苏丹共和国的21届毕业生,Musa Zakaria同学,以优异的在华学习成绩与科研成果,成功获得了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将于今年9月赴天津继续深造。同时,协助黑龙江省商务厅以及项目协办单位,认真把关上报文件、细心监督协办流程等管理工作。2019年获得黑龙江省留学生教育管理优秀个人。
该同志勇于担当、踏实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创新工作方法、规范管理。由于具有丰富的援外项目工作经验,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借调到商务部培训中心,负责全国35所高校及国家留学基金委援外项目的招生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结算等工作,借调期间表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精湛的业务能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工作中没有出现任何纰漏,得到商务部培训中心领导及同事的高度赞扬。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按照上级主管单位指示和学校要求,制定疫情期间留学生管理办法,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对在校项目学生进行无区别化管理工作。
(三)润物无声三育人 实干创新勇攀登
张影,女,中共党员,讲师,现任轻工学院团委副书记、轻工学院工业学生党支部书记。自2016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该同志一直认真全面地履行岗位职责,坚持关爱与责任,践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努力做到育人全程化,全方位化,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默默奉献。该同志荣获2017年度军训优秀辅导员、2018年世界大学生美式橄榄球锦标赛学生方队优秀组织奖、2020年度考核优秀个人等荣誉。
爱生如子,助力成长。一直秉持学生工作无小事的理念,多次深夜第一时间赶到突发事件现场,及时汇报,有效解决。对于经济困难学生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真诚关怀,累计捐助两千余元,为困难学生热心联系校内和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十余人次。注重谈心谈话工作,通过寝室座谈、辅导员工作室约谈、新媒体社交渠道等方式进行谈心谈话,工作五年中谈心谈话达到两千余人次。
勇于创新,实干奋斗。创新寝室文化建设,开展花样查寝,确保寝室安全稳定。创新寝室文化节系列活动,营造了和谐温馨的轻工宿舍育人环境。在党建工作中矢志不渝地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将理论宣讲与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坚持把继承传统教育手段与创新教育方式紧密结合。
爱岗敬业,润物无声。在2019年秋季开学时,义无反顾地提前结束产假,回到工作岗位上。作为2021届毕业生辅导员高频率走访学生寝室,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实行一对一帮扶,多次开车送同学们前往招聘会现场。对同学们就业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进行耐心讲解。不同维度召开就业讲座,为毕业生就业择业提供更加真诚、切实、高效的服务。主动为毕业生寻找就业信息,为2021届毕业生组织召开17场专场招聘会,组织联合召开网络双选会,参会企业2000余家,提供匹配本学院专业岗位7000余个,为学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
主动学习,不断提升。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教师教育能力,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在2018年07月在《现代职业教育》发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育探究》,在2020年参与了国家其他部委项目“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四)默默耕耘挑重担 思政教育谱新篇
张琦,女,中共党员,2016年入职哈尔滨商业大学,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主任,讲师。自踏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思政课教师后,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传道授业的宗旨就始终铭记心间。先后荣获校先进工作者,校优秀共产党员,校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她常说:“成为一名老师,让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教书为业,育人为本。思政课的特殊性对教师的思想和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够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敢于用真理为学生释疑解惑,注重将课程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全人格。从教以来,用心备课,精心授课,尽心解惑,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不断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更新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拉近学生与理论之间的距离,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带领学生团队在教育部大学生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中荣获优秀奖两次,黑龙江省大学生“新思想,我来说”主题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达到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教学效果。同时,把对学生品格的塑造融入理论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上,做到“吐词为经、举足为法”,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努力进取,勇挑重任。始终坚守坚韧不拔的信念,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掌握新的教学管理理念,吸收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积极思考和努力探索教学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和育人能力。多次荣获校、院两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二等奖,在省内多项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多媒体制作等大赛中荣获优异成绩。同时,注重教研能力的提升和积累,先后获得省级和校级多项教研改革及教学研究项目,对凝聚经验、服务教学、提升素养产生了积极的正面影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
精心耕耘,责任阵地。真理不辩不明,信仰不疑不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国家对思政课教师守好阵地给予厚望。能够始终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政课教师六项标准要求自己,帮助学生披沙拣金、去伪存真,增强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政治鉴别力。作为教研室主任,精心耕耘思政课教育改革前线,在学院的带领下,教研室课程已成功获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并完成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工作。积极推动和响应学校、学院各项工作,勇担重任,注重教研室内部的团结协作和协同创新,教研室青年教师在学历晋升、业务能力提高、育人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未来在思政课教师岗位上,将继续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原则,勇担历史责任,以实际行动履行好一名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